關於麻將的有趣真相

胡適說過,中國有四害:大麻、小腳、八股和麻將。原因是胡適在美國留學期間不慎得了這種病症,想了很多方法來治都沒有療效。

方法一:日記療法——一日三省吾身

他的「日記治療過程」節選如下:

7月13日 打牌。7月14日 打牌。7月15日 打牌。

7月16日 胡適之啊胡適之!你怎麼能如此墮落!先前訂下的學習計劃你都忘了嗎?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7月17日 打牌。7月18日 打牌。1930年,胡適把自己的掙扎發表在《麻將》一文,先來一通考據派,細數麻將的歷史之久遠,毒害之深廣;再來一招央視吸毒人員專用招式「苦海回頭」,痛陳麻將帶給海內外華人包括部分日本歐美人士的精神污染,呼籲大家像拒絕「黃賭毒」一樣拒絕「打麻雀」。甚至在北大畢業典禮上,苦口婆心地教育北大學子「花一點鐘時間看三份小報,而不要花一點鐘時間打四圈麻將」。以賭上了男人面子的決心,拒絕麻將的勾引。

治療結果:頻率暫時降低,隨後重回雀圈,老年與其夫人舊友開麻將趴,大戰三百回合。又及,牌品差,技術差,常在牌桌上做媒。

麻將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葉子戲」,世界可考最早的古代撲克牌雛形。葉子戲的玩法類似於現在的撲克牌,以大制小。共有38張牌:一錢~九錢,一百~九百,一萬~九萬,二十萬~九十萬,百萬,千萬,萬萬。

因其中一萬以上的牌繪有水滸一百單八將中二十位的形象,所以又被稱為「水滸牌」。

到了明代後期,麻將花色的原型出現了,葉子戲比原先多出了兩張牌,為40張牌其牌面分為四門:十、萬、索、錢。「萬」就對應麻將中的「萬」,「索」對應「條」,「錢」對應「餅」。

也有一說麻將玩法是因為路途遙遠,鄭和在船上發明的。但其實從時間來看,鄭和更像是麻將的改良和傳播者。

以紙牌,牙牌,牌九等為基礎,以100多塊小木片為牌子,以艦隊編制,分別刻了1-9「條」。
以船上裝淡水桶的數量,分別刻了1-9「桶」(筒)。
根據風向,刻了「東西南北」四個風向。
以吸引人的金錢刻了1-9「萬」。
以「大中華耀兵異域」的口號。刻了紅色的「中」。
根據一年四季刻了四個花牌。
最後有一塊牌不知道刻什麼好,就不刻任何東西,這個就是「白板」。

“萬索筒”的出現源於清代的”碰和”遊戲。

在清朝馬吊牌慢慢演變成兩大類遊戲,一類則去掉了四門中的「十」,留下萬、索、錢三門,多為湊牌遊戲。後者在清代中期衍生出多種遊戲,其中的湊牌遊戲——「碰和」就逐漸演變成了現在的麻將。

「碰和」牌包含萬、索、錢三門,每門有一到九的序數牌各4張,還有紅萬、枝花、空堂三色花牌各4張,共120張。

晚清時期,出現了「千萬紙牌」,其牌面的名字演化為:萬、條/索、餅/筒三門,千萬、百花、紅花三色花牌。至此,萬條餅(萬索筒)三門牌的名字已經基本定型。

為什麼是萬索筒呢?有一說是這都是錢的單位,餅就是一個銅錢,確實畫得也像銅錢;索就是串錢的繩子,指一串錢;萬當然就是一萬錢。作為賭博遊戲,大家當然都想發財,所以用錢來做花樣,順理成章。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