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將源於中國,屬於世界。中國麻將歷史悠久,謂之國粹,很多人都會玩,但是外國麻將是什麼樣你知道嗎?他們的麻將跟我們有什麼不同呢?
著眼世界,麻將的玩法因地制宜,種種變化都源自地域文化的差異。下面淺談幾種各國不同的麻將吧。

1.美國麻將
美國麻將是在麻將傳入美國後美國人結合華僑自己發明出來的玩法,最初的規則體系很混亂,每個州都有每個州的規則。在1937年,美國成立了美國麻將聯盟,該組織統一了美國麻將的玩法。
美國麻將共有152張牌,他們在配好牌後正式打牌前,會進行傳遞手牌的換牌行為。
美國麻將與中國麻將最大的不同之處是和牌的時候並不是四面加一對,而是有一張「規則卡片」,上面列舉了所有可以的和牌形式。這張卡片每年都會更新,使玩家每年的麻將體驗都不一樣。但是該卡片的內容不會免費提供給大眾,想要獲得該卡片必須花錢購買。
2.新加坡麻將
新加坡麻將與中國麻將最大的區別在於多出了貓和老鼠、雞和蜈蚣兩組花牌。只要你能拿到其中任何一組花牌就能立刻向所有對手收錢。另外呢,新加坡麻將的番數是成倍計算的!比如說一番的牌自摸,只能收一倍的錢,可六番的牌自摸卻可以收六十四倍的錢!
3.日本麻將
日本麻將近似於香港麻將,比如說同樣限制最小番數,不過比香港麻將靈活的地方在於,你如果番數不夠卻急於和牌也可以通過先「報聽」的辦法解決。另外,日本麻將也有嚴格的一面,比方說,日本麻將規定「不能吃回頭草」,你不能和你曾經放過的牌。有趣的是,日本麻將雖然樣樣依照規矩,但是每家砌牌的幢數卻任從尊便,你可以在一副新洗的牌中多砌幾幢或少砌幾幢,日本人認為如果每次都砌一樣的幢數,很容易讓人作弊。
4.香港麻將
這是所有賭徒中最受歡迎的一種麻將,在這裡打著「小和即安」打算一路「屁和」混飯吃的人是沒有出路的。在這一套牌里,同時存在吃牌、碰牌、槓牌,而且沒有番數的牌是不允許和的。玩牌時,首先就要定下起和番數,小於這個番數的牌不能和,與此相配的是香港麻將在番數計算上的變化多端,給了牌友足夠大的發揮空間,所以在玩法上偏重於造大牌。
作為我國的移民城市,香港吸納的多是一些社會的精英人士。於是在各地麻將打發湧入香港之時他們並沒有像東北人一樣將麻將規則簡化,而是進行了徹底的融會貫通。牌少而和發多,要和就和大的,這就是香港麻將的精髓所在。

5.台灣麻將
台灣麻將的突出特點是講13張牌擴充到了16張,這使得和牌的牌型在複雜程度上躍升了一個層次。在這樣的規則下,你必須不斷地隨著牌局的變化調整自己的牌型。另外「眼牌」也是台灣麻將的一大特色。
眼牌是指某個人聽牌後可以查看各家的暗槓,當然行使這個權利是有代價的,首先,眼牌的人不得換牌、轉聽、棄聽,只能自摸,其次如果別人和牌,眼牌的人還要另付和牌人一份眼牌費。
我們台灣人民把麻將這種國粹發揮到了一種極致。更多的牌和更多牌型使和牌機率以幾何倍數遞增,遊戲者必須不斷根據牌局的進行狀況隨時調整策略與牌型。而眼牌更是將麻將桌上的爾虞我詐發揮到了藝術般的高度。
